首页文言文高考文言文中则字有哪些用法 >
【全国高考】山东| 河北| 河南| 江苏| 安徽| 湖北| 湖南| 山西| 陕西| 四川| 重庆| 上海| 浙江| 福建| 江西| 广东| 广西| 海南| 贵州| 云南| 西藏| 新疆| 青海| 甘肃| 宁夏| 内蒙| 北京| 天津| 辽宁| 吉林| 黑龙江

网站今日头条

高考文言文中则字有哪些用法

文言文 2022-01-21 07:43:13 1 作者:文/叶丹

导读:高考语文文言文虚\"\",\"\",\"\",\"\",\"\",\"\"词复习时,“则”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,也是高频考点。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,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,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,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,又能把书读薄,效率也高。连词1.表示承接关系。译为"就"&quo

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,“则”字应该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,也应该是高频考点。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,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,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,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,又能把书读薄,效率也高。

连词

1.表示承接关系。译为"就""便",或译为"原来应该是""已经应该是"。

①项王曰:"壮士!赐之卮酒。"则与斗卮酒。(《鸿门宴》)

②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。(《劝学》)

③徐而察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。(《石钟山记》)

④临视,则虫集冠上(《促织》)

2.表示条件、假设关系。译为“假使”“如果”“要应该是……就”“那么”“就”“便”。

①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(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)

②向吾不为斯役,则久已病矣。(《捕蛇者说》)

3.表示并列关系。这种用法都应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"则"连用,每个"则"字都用在意思相对、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,表示分句之间应该是并列关系。可译为"就",或不译。

①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(《师说》)

②入则孝,出则弟。(《论语·学而》)

③小则获邑,大则得城。

④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

4.表示转折、让步关系。表示转折时,用在后一分句,译为"可应该是""却";表示让步时,用在前一分句,译为"虽然""倒应该是"。

①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,惑矣。(《师说》)

②手裁举,则双超忽而跃(《促织》)

③其室则迩,其人甚远。(《诗经》)

5.表示选择关系。常和“非”“不”呼应着用,译为“就应该是”“不应该是……就应该是”。

①非死则徙尔(《捕蛇者说》)

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(《勾践灭吴》)

副词

1.用在判断句中,起强调和确认作用,可译作"应该是""就应该是"。

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(《岳阳楼记》)

2.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。可译为“已经”“原来”“原来已经”。

①及诸河,则在舟中矣。(《殽之战》

名词

1.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。

①《论语》六则。

2。准则,法则。

①以身作则。

动词,效法

①遵后稷、公刘之业,则古公、公季之法。

通假。同“辄”,总应该是,常常。

①居则曰:“不吾知也!”

【则应该是】只当应该是。

①与窦娥烧一陌儿,则应该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。(《窦娥冤》)

【则则】赞叹的声音。


标签: 连词副词名词动词效法通假。同“辄”总是常常。

【城市分站】全国| 山东| 河北| 河南| 江苏| 安徽| 湖北| 湖南| 山西| 陕西| 四川| 重庆| 上海| 浙江| 福建| 江西| 广东| 广西| 海南| 贵州| 云南| 西藏| 新疆| 青海| 甘肃| 宁夏| 内蒙| 北京| 天津| 辽宁| 吉林| 黑龙江
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个考生获取最有价值的高考信息和学习帮助,实现高考成绩提升。
Copyright © 2016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2022016496号-3